浙江瑞安·历史遗迹
一、瑞安玉海楼
玉海楼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在浙江瑞安县城东北金带桥畔。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清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1848—1906)的藏书楼。
△玉海楼
原有藏书八、九万卷,以多名家批校本、孙氏父子子批手校本、瓯郡乡土文献而著称。孙氏亡故,藏书多散失。解放后,其后人将所存善本书送杭州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收藏。现在还藏有古籍图书三万五千册,楼下辟有文物展览馆。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集藏书楼、优秀民居和私家园林为一体。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瑞安利济医学堂
利济医学堂是全国第一所推行改良维新、用西方办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医学堂,现已通过国务院核定,成为新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济医学堂
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被誉为“温州三杰”之一的瑞安人陈虬创办了利济医学堂,学堂在开办的十几年里,为浙南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三、瑞安圣井山
圣井山景区以浙南宗教圣地圣井山命名。
△圣井山
圣井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是浙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全石构建筑群,石殿内有一终年不涸不溢、水质甘醇的水井,人称“天下第一井”,圣井因此为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位于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
△木活字印刷文化村
该村木活字印刷完全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证明。
浙江瑞安·非遗技艺
一、瑞安老酒汗
老酒汗最早出现在宋代,至今已逾千年历史。
老酒汗酿造技艺完全不同于其它白酒酿造技艺。老酒汗采集黄酒煎酒时所产生的酒精汽而得,因江浙一带称黄酒为老酒,故名。只有发酵状态良好的黄酒醅才可出产老酒汗。
瑞安老酒汗酿造技艺主要体现在选料、制曲、落缸和煎酒技艺。技艺传承不仅依靠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
根据《温州市志》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瑞安籍名侍郎黄体芳曾以老酒汗作为贡品进献朝廷。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老酒汗获优等奖。计划经济年代,提两瓶老酒汗走亲访友,档次决不亚于当代的名酒。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酒汗历来是归国华侨返程必带的家乡特产,于1995年开始老酒汗出口香港、日本、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二、南屏纸制作技艺
传统造纸技艺(南屏纸制作技艺),浙江省瑞安市传统技艺,浙江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制作南屏纸
瑞安芳庄乡南屏纸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芳庄乡现存水碓造纸作坊群的生产工艺流程仍为原始古老的传统方式,与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艺非常相似,可谓“造纸术的活化石”。南屏纸以水竹、单竹、及毛竹等为原料,先用石灰在腌竹塘中腌制,然后用水碓捣“刷”,添加纸药(杉树叶的汁等)抄制不同品种的屏纸。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
三、蓝夹缬
蓝夹缬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蓝夹缬技艺曾普遍流传于浙江南部的温州市,至今仍在其下辖的苍南县以及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均得到较好地保护和传承。
△蓝夹缬
蓝夹缬曾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它以蓝靛(中药板蓝根的植株所制)为染液;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情节为主要纹样,辅以花鸟虫兽等大吉祥纹样,成为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现存唯一孤例。温州至今完整保存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原遍布温州各县(市、区)的蓝夹缬染坊,于20世纪70年代陆续歇业后,苍南农民开设了染坊,断续作业,对该技艺的传承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蚕丝织造技艺
蚕丝织造技艺(杭罗织造技艺)是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杭罗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地方志中就已有记载,至清代成为杭州丝绸的著名品种。
生产杭罗的织机几经变革,但其生产流程中仍保持着大量精细缜密的手工技艺,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极高。原料丝进厂后,必须严格检验、筛选,历经浸泡、晾干、翻丝、纤经、摇纡等系列工艺,然后才能上机织造。织成的粗坯还要经过精练、染色等工序,才能成为杭罗。
六、乐清细纹刻纸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浙江省乐清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一种艺术,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
乐清细纹刻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细,在早期“龙船花”的刻纸中,细的能在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一幅碗口大的细纹刻纸要十多天才能刻成。乐清细纹刻纸的工艺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都能在几厘米见方的纸上得到细致而丰富的表现,有“中国剪纸的南宗代表”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