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永远都在强调“人民”?

发布时间:2022-10-31 10: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婉露 | 责任编辑:孙婉露

在中国文化里,我觉得,“家文化”是一个特别核心、特别有特色的内容。这不仅仅是说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紧密,它可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从汉语中你就能看到这种文化。比如,country在中文里叫“国家”;比如,我们会说,中国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大家庭”,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同胞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这是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古代从事农耕活动要以血缘家庭为单位。以同姓血缘关系为纽带,就组成了一个大的宗族,进而,层层扩展,由宗族又组成了社会,形成了国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府和老百姓之间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那就是“舟”和“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比喻来自荀子,到了唐朝的时候,李世民也经常用这句话告诫众人。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老祖先们早在三千年前就认识到,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要注重民生,注重“大家庭”全部成员的福祉,否则就会被人民推翻。它强调执政者的德行和责任。

由于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延续,以及自秦汉大一统社会形成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把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指导思想,所以中国的民本思想历经几千年,被系统地传承保留了下来,而且一直被强调。民本思想和“家国一体”的文化理念,成为了中国政治文明中很独特的一部分。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能够带大家从一些侧面感受中国的文化土壤。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执政70多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不太会前后割裂地去看待这样一个党。中国共产党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就是在这块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执政党,就是要服务于全体人民,为我们整个“中华大家庭”谋福祉,不能有私心、有私利、有分裂,这符合中国人对于执政者的期待。

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依然在从传统民本思想中汲取智慧。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在上期节目中说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种世界观、历史观是对传统思想的最大超越: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为了统治人民,在它的理念中,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它必须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所以,我想说,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在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说自己没有特殊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不是什么“共产主义修辞”。有的西方政客拿着自己的尺子去衡量中国的政治、社会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我觉得,是无视或者选择性忽视了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忽视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那么民心、民意是什么?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整体利益”?我们下期节目继续探讨。


(本期专家顾问: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戴焰军)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10-88828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341号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28